10.3969/j.issn.1001-3946.2012.01.010
PSI技术在苏通大桥基础沉降监测中的应用
苏通大桥桥位区河床松软覆盖层厚约300m,主塔群桩基础由131根直径2.8m/2.5m、长117m(北塔)/114m(南塔)的钻孔灌注桩组成,桩径比仅2.29,群桩沉降问题非常突出.已有研究表明,常规的地面变形观测方法及精密传感器监测技术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此,将新兴的永久散射体干涉测量(Permanent Scatters InSAR,简称PSI)技术应用于苏通大桥地基基础沉降监测.结合大桥自身的PS特性和桥位区重点监测部位的CR,利用该地区2003年~2007年(主体工程施工期间)间获取的12景ENVISAT卫星SLC数据和外部的SRTM DEM进行“二通”模式D-InSAR,从而得到施工过程中不同阶段的雷达视线向形变图,转换后得到地面竖向变形分量,客观、全面地反映了苏通大桥在建设过程中基础的沉降.将差分干涉测量的沉降结果与多种高精度传感器监测结果对比,两者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研究结果表明,PSI技术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大型桥梁地基基础沉降监测技术,可获得可靠的、具有mm级精度的观测结果.随着监测区SAR数据的不断累积,备受关注的南、北主墩的高精度的沉降量也将逐步得到解算.
苏通大桥、地基基础、沉降监测、D-InSAR、PSI
TU4;N94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资助项目2006BAG04B05;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资助课题2002CB4120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2010814414
2012-05-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42-4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