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话语的形成、构成与特征
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话语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指引下,通过对课程发展实践经验的概括与总结、传统课程文化中合理因素的继承、国外课程话语的引进、吸收、改造与转化,以及课程改革实践成果的学术化、理论化,采用继承、移植、创新等方法形成的概念体系,是思考和解决课程问题和进行课程思想交流的重要工具.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话语包括人民话语、马克思主义话语、社会主义话语、爱国主义话语、集体主义话语、革命与斗争话语、英雄主义话语、立德树人与全面发展话语、优秀传统文化话语、科学技术话语等内容.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话语的特点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反映主流意识形态;与社会发展同步,反映时代发展要求;彰显中国特色,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整合多元课程理念,反映自主建构成果;引领课程改革实践,反映课程改革精神;顺应国际课程发展趋势,反映课程未来发展走向.
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话语
43
G423.04(教学理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BHA190142
2023-06-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