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想象力:现实诉求、基本逻辑及路径选择
课程想象力的提出着眼于课程诸多方面的现实诉求:多元化的课程目标需要以形象化的方式呈现出来;相对脱离生活的课程内容需要加强对认识对象生动的了解;依赖教科书的课程实施需要给课程留有创生的空间;指向学业成就的课程评价需要探索多样化的评价标准.本研究从本体论、方法论、认识论和价值论四个方面分析课程想象力的基本逻辑:彰显课程目标的课程想象力;支撑课程技术的课程想象力;指向课程思维的课程想象力;凝聚课程智慧的课程想象力.依此,课程想象力的培育应强化课程想象意识,为课程想象提供牵引;丰富课程经验,为课程想象拓宽视域;利用“问题引导”,构建网络化思维;不断提升课程想象的品位,彰显课程想象“力”.
课程想象力、现实诉求、基本逻辑、路径选择
39
G423.04(教学理论)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孔子对其弟子的教学艺术及现代价值”DOA140201;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教学想象的生成机制及其创生策略”KYCX18_1160;江苏高校教育学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2019-03-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4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