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语言在教学中应然意义的消解及应对

引用
在课堂教学中, “教”与“学”的语言不仅实现了认知的建构,还是“教”与“学”通向生命成长的基本路径,这是语言对于教学而言的“应然意义”.但在缺失“真语言”的课堂中,语言的“应然意义”在“实然状态”中消解或被扭曲,由此引发了“课堂后遗症”:学生的话语实践能力、想象力与创造力随学段递增而递减.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学研究者(包括教师和专门的研究者)应当将关注点转向与生命个体密切相关的语言,通过教学研究的语言转向,为“教”与“学”实现有效交往提供理论支持,使学生得以全面发展.

语言、课堂教学、应然意义、消解、应对

35

G42(教学理论)

贵州省教育改革发展研究十大招标课题“贵州省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14ZD008

2015-10-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41-46,52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课程.教材.教法

1000-0186

11-1278/G4

35

2015,35(10)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