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现状、成因及对策
在课堂教学中,“有感情地朗读”之所以演变成了矫揉造作的“朗读腔”,主要原因在于朗读教学活动的表演化,表演活动的话剧化、程式化,以及在这一系列活动中的自我角色失调.为此,我们需要重新考虑朗读教学问题:将一般朗读活动与表演性的朗读活动区别开来;把握朗读活动兼有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横跨读写两个领域的特性,区分朗读活动的语用情境;基于准确性、流利性和速度这三个方面展开朗读评价;进一步细化朗读活动的水平层次和具体评价指标.
语文课堂、教学表演、阅读教学、朗读腔
35
G623.2(初等教育)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10YJC880148;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小学课堂消极互动现象的成因与对策”2010BJY001;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中小学课堂负向关注行为的类型、成因与对策研究”B12034
2015-08-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