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微课程意涵三重判读

引用
探寻微课程之“微”,它在呈现形态上“微小”或“短小”、知识挖掘上“精微”与“适切”、课程研制上“草根”与“开放”等表征的背后,还蕴含着特定的认知理据、视点差异与技术悖论.透视微课程之“课”,它以学科知识点为起点,以学习者经验为依据,以经验的改造为旨归.审思微课程之“程”,它以“课程要素的整全性”“知识点间的系统性”“微课程间的耦合性”为内在逻辑.从“微”“课”与“程”三个向度加以判读,有利于建构微课程的分析框架,创新微课程的应用模式,探索信息化时代的课程开发范式.

微课程、教育信息化、教学数字化、课程开发范式

35

G423.07(教学理论)

国家社科基金2013年教育学青年项目“微课程视域下卓越教师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建构研究CIA130186”,安徽省教学研究项目“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精品化战略的理论与实践2014jyxm752”及安徽省教学研究项目“卓越教师‘研课’技能微课程设计研究2014;XM228”.

2015-06-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35-42,121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课程.教材.教法

1000-0186

11-1278/G4

35

2015,35(5)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