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理论发展与实践进展——全国第五次课程学术研讨会综述
在课程论学科建设与发展方向上,代表认为:对课程本质的再认识,是课程论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内在要求;课程论的学科性质、功用和价值取向需要同时关注两方面的需求,既能科学分析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又能切实有效地解决课程实践中遇到的难题;课程研究和教学研究作为一种理性认识形态,课程论和教学论作为知识形态,两者之间倒是可以用"整合"一词.在课程设计方面,代表们提出两种设计观,即体现课程根本属性的课程设计观和校本化的课程设计观.课程实施在内涵和外延上比教学宽泛,课程实施受课程制度和课程意识等隐性因素影响,课程实施不应在一种取向下探讨不同取向的课程实施问题,重要的是要依据"是否满足学生的需要并且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一标准来对课程实施进行价值判断.针对课程评价存在的现状和问题,课程评价研究者和实践者需要进一步做好理论研究、加强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评价、制订有效的课程评价标准、建立合理的课程评价机制以及加强对话和协商等工作.在教师专业发展上,要理性面对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积极深化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认识,科学探索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
课程论、课程改革、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教师专业发展
26
G42(教学理论)
2007-07-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