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理解"而教学--网络环境下历史课程研究性学习案例之一
@@ 一、教学理念
2001年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对中学历史学科教育的目标作了明确的阐释:"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初步具备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形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以及图表等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学习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在教学当中,无论是对概念、线索的掌握,还是认识、归纳、分析、判断、评价能力的要求,都是建立在对基本历史史实理解的基础之上.可以说,为"理解"而教学是实现课标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网络环境下历史研究性学习"这一课题正是针对这种理念而提出的.
教学、网络环境下、历史知识、课程研究、知识迁移能力、历史现象、评价历史人物、基本历史、历史课程标准、时空概念、历史想象力、中学历史、义务教育、学习、学科教育、线索、书面语言、事件、评价能力、目标
G4(教育)
2007-07-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