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文化振兴的空间向度
服务新时代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是职业教育助力脱贫攻坚功能的彰显.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要以职业教育为纽带,通过引入政治空间、经济空间、文化空间,整合制度要素、市场要素、文化要素之间的循环互动关系,构建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的联动机制,进而塑造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文化振兴的支持系统.其中,政治空间、经济空间和文化空间是落实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文化振兴的主要载体.各空间相互作用促使制度要素、市场要素和文化要素不断交互重组,形成政府、企业、职业院校在服务乡村文化振兴空间上的社会空间结构类型、资源区域集聚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多核联动的空间结构模式,由此产生空间关联效应、空间集聚效应和空间扩散效应的资源配置过程.为避免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在服务乡村文化振兴中产生负向空间效应所带来的资源分配不均问题,应协调职业教育在城、乡之间的空间分配,促进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文化振兴的文化链建构,协调政、校、企空间,助推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文化振兴的组织链形成和供应链优化.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乡村文化振兴、空间向度
I206.09;G02;J9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BJA190104
2020-04-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