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人学视野中的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创新是基于独特的人生体验和个性化知识结构,摆脱“常人”的文化视界,创造实践范畴的新事物;创新是在“非压抑性”环境下,通过人的感性实践与自我超越、生活样态的自由选择、幸福和快乐的追求与体验,在“自由劳动”中实现的.当前,大学生的学习仍然在“额外压抑”作用下被异化为痛苦的“被塑造”、“被专业化”活动,因而他们很难成为创新人才.因此,应该建立既规范化又给个性化发展留下空间的大学管理体制,形成“大学—大学生—社会”互动的交往实践机制与“自由课程”机制,使大学成为创新人才的成长乐园与表演舞台.
马克思人学、创新人才、自由劳动、交往实践
35
G645;G710;R197.3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BKS108
2014-09-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9-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