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解论
教育理解就是作为理解主体的师生在与教育文本(理解对象)对话的过程中在感情、认知与行为方面不断筹划并实现自己的生命可能性,它具有工具性与目的性、求真性与向善性、占有性与超越性、智慧性与感情性、理论性与实践性.师生与教育文本对话并达成共识是教育理解的生成机制.教育文本包括文化文本(自然与人文)与人际文本(自我与你我),判断理解文化文本的标准是正确性(自然文本)和共识性(人文文本);判断理解人际文本的标准是实践接纳性.顺利对话应具备一定条件,听者要有倾听品格和对语用力量的敏感性,以及较强的”理话”能力;说者应富有说服力,能把言说的”合知理”与”合情理”统一起来.教育理解坚持有利于师生生命可能性的筹划与实现的价值取向,努力消除误解,增进理解以提高教育质量.
教育理解、误解、生成机制、实践尺度
26
G4(教育)
教育部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基金
2007-07-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