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9-718X.2021.03.001
批评是教师对学生负责的表现
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品行表现每时每刻都在教师眼前浮现,所以教师应该是最了解自己学生的人.当教师认为学生表现出现问题时,常会及时指出,以便学生明白问题行为背后的根源而作出改变,并渐渐养成教师(家长和社会的代表)所期望的行为习惯.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作出任何发自内心的评价,都是基于合理期望、针对学生表现的教育行为.教师对学生进行终结性综合评价往往十分谨慎,但对其日常行为的即时评价则随时发生并能直指问题的本质.所谓终结性综合评价,就是日常无数的针对学生行为细节评价的综合积累和概括,每位教师在内心深处对自己学生都会有一个虽难以用文字表述清楚但却清晰、恰当的的总体评价.从理论上讲,教师对学生的行为表现,都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有时会当面说出,有时会事后再谈.因此,仅抓住教师某一句评语就来判断其对学生的评价是否”正确”并不合理.同样,试图把无限细碎的行为和行为背后的思维概括为数条指标来对教师进行评价,做出定论,也并不科学.
2021-03-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