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9-718X.2013.06.006
“异地高考”与“高考移民”的概念辨析及政策启示
政策研究具有高度的时空敏感性,对当下社会变化有着强烈的关注.[1]目前,我国正处在人口流动频繁的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中,农村富余劳动力大批量向城市转移.不仅如此,我国进城务工人员逐步采取"举家迁徙"的模式,迁徙类型由最初的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具体表现为进城务工人员对自身发展权利及其子女的平等受教育权利有了进一步的渴求.据统计,到2011年,全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在公办学校就读的比例约达79.2%,比2010年增长了12.7%.[2]"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的政策初步解决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然而,教育是一个系统的、连续的工程.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教育问题,尤其是随迁子女能否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的问题,成为时下公众关注的教育政策问题.
高考移民、概念辨析、进城务工人员、义务教育阶段、子女、流入地、教育政策问题、受教育权利、公办中小学、富余劳动力、政策研究、人口流动、迁徙、教育问题、公众关注、公办学校、城市、生存型、全日制、敏感性
G40;G4
2013-08-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3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