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局外人”到“局内人”:中小学教师参与“U-S”合作的角色困境及其转变——基于北京市“U-S”合作项目的调查分析
大学与中小学合作(U-S)已经成为当前中小学学校改进的一种主要模式,也是促进教育理论研究成果向实践转化的重要途径.教师作为实践主体,其角色定位及其作用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合作的实效性.调查研究表明,教师在“U-S”合作项目中陷入“局外人”的角色困境,表现出高负荷下的“消极参与”、行政主导下的“被参与”、专业话语霸权下的“沉默参与”、脱离实际需求的“低效参与”等现象,教师对“U-S”合作项目的整体满意度偏低.要实现教师从“局外人”向“局内人”的转变,需要以“政治取向”和“文化取向”代替合作中的“技术取向”、在“U-S”之间构建“发展性伙伴关系”、关照和回应不同教师的困境与需求、采取以欣赏为主的工作方式和构建“学术、行政、实践”三位一体的合作机制.
“U-S”合作、教师参与、“局外人”、“局内人”
38
G635.1;G451.2;G571.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教育科学项目
2019-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7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