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择业期望偏差调适——态度劝导理论的启示
大学生自身就业期望值过高造成的结构矛盾是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成因.加强就业指导、调整大学生的过高就业期望对促进大学生就业有积极的作用.霍兰德态度劝导理论对帮助大学生实现个体就业态度的改变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应用劝导理论需要从劝导者(就业指导教师)以及态度主体(学生)两方面因素对影响学生态度改变的因素进行分析,形成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实效的策略.
态度劝导理论、大学生择业期望、偏差调适
东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20070702
2009-12-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