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518/j.cnki.emae.2016.03.009
小学生学业拖延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调查
学业拖延是小学生非常常见的心理现象,习惯性的学业拖延不仅会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产生影响,还会引发自责、内疚、焦虑、厌学等负性情绪体验.为了探讨小学生学业拖延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文章采用一般拖延量表和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对814名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从总体来看,小学生中的确存在一定程度的学业拖延现象,但其拖延程度并不严重;男生学业拖延水平高于女生;非班干学生的学业拖延水平高于班干学生;学业拖延与父母教养方式中的溺爱型、放任型、不一致型3个维度显著正相关,与民主型维度显著负相关;父母教养方式中的放任型与民主型两个维度能显著预测子女的学业拖延行为.为了预防或降低小学生学业拖延现象的发生,学校和教师有必要采取恰当的教育与心理干预策略,如布置恰当的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感;进行有效的学习策略指导,提高学生有效学习时间的利用效率;建立有效的学习反馈和评价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校还应该完善家校互动机制,通过学校和家庭的双方努力,来共同促进孩子的发展.
小学生、学业拖延、父母教养方式
G448(教育心理学)
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2014041907;邢台学院科研资助项目XTXY13YB173
2016-07-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3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