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4-6763.2005.10.015
卵巢肿瘤端粒酶活性的研究
目的:研究探讨端粒酶活性与卵巢肿瘤的相关性,以及端粒酶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端粒酶在卵巢癌诊断中的价值,并为临床早期诊断卵巢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端粒酶重聚合酶链反应(PCR)-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联合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银染色法进行检测,共检测34例卵巢癌组织,30例良性卵巢肿瘤组织,20例因其他良性病变而切除的正常卵巢组织端粒酶活性,分析端粒酶活性与卵巢癌不同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34例病理诊断证实的卵巢癌组织端粒酶活性阳性率85.29%;30例良性卵巢肿瘤组织端粒酶活性阳性率为16.67%;20例正常卵巢组织端粒酶活性阳性率为10%.卵巢癌组织端粒酶活性较正常卵巢组织、良性卵巢肿瘤组织端粒酶活性显著增高(分别P<0.001,P<0.001),良性卵巢肿瘤组织与正常卵巢组织间端粒酶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端粒酶表达在组织学类型、恶性程度上无显著差异(P>0.05);端粒酶表达在卵巢癌临床分期中有显著差异,Ⅲ、Ⅳ期端粒酶阳性率明显高于Ⅰ、Ⅱ期(P<0.05);卵巢癌术中发现有淋巴结转移者,其端粒酶活性较无转移者明显增高(P<0.05).结论:检测卵巢肿瘤的端粒酶活性有助于良、恶性卵巢肿瘤的鉴别诊断,且有助于早期诊断并为恶性程度判断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端粒、末端转移酶、卵巢肿瘤、癌、聚合酶链反应
19
R737.31(肿瘤学)
2005-11-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