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4-5872.2014.10.008
心育理念融入高中生主题班会的几个路径
主题班会是指具有鲜明主题的、以班集体为单位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载体,也是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形式之一,已被作为必修课纳入了中小学课程体系。主题班会的开展对于学生思想品德的促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教育学生和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形式,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践行新课标、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主题班会从形式与内容上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在中小学主题班会的开展中还不同程度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第一,高目标。许多主题班会以社会需要即爱国、爱人民、爱集体为出发点,以建设学生的“三观”、塑造“四有”新人为目标,脱离学生个体的生活实际,无法激发学生的共鸣与兴趣。第二,大主题。班会选题过大、过旧、过于空泛,或包含了“模糊的、无效的、错误的”主题,这样的主题班会不能紧扣学生的思想脉搏,因而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第三,杂形式。有人用“大杂烩、群英会、歌舞会”来形容主题班会,生动描绘了当下中小学大量存在的主题班会片面追求形式花哨的现象,同时,一些主题班会还存在各环节、要素不协调以及不尊重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现象。第四,无计划。即主题班会的安排与设计偶然性和随意性较大,缺乏宏观上的把握,教育的系统性和全面性不足[1]。第五,无教育。即主题班会在内容的选定和过程的控制上,或呈现出放任自由、片面取悦学生的局面;或按部就班,追求完美,使班会课成为表演课或者部分同学的才艺展示课。这些做法使主题班会因缺乏有效引导而无法真正实现教育效果。
理念、高中生、主题班会、学生思想品德、实施素质教育、中小学、教育效果、学校德育工作、学生认知发展、形式与内容、自我教育、学生个体、思想脉搏、生活实际、人为目标、课程体系、教育学生、教育活动、集体、展示课
G4 ;G63
2014-11-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