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4-5872.2014.02.019
“语文生活化”教学的两大误区--以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为例
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对此,有众多的专家学者论述过。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说:“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叶圣陶先生论及作文教学时也指出:“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练习写作,并不是为着给自己指上一个‘读书人’或者‘文学家’的头衔,而是使自己的生活更见丰富、更见充实。”由此可见生活与语文之间密切的关系。生活是语文教学的基础,语文教学的活力来自于生活。那么语文教学应该贴近生活。正如顾黄初先生指出:“要谋求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恐怕很难求得突破性进展。语文是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频繁运用的重要工具,要教学生掌握好语文工具,我们的思想要向广阔的生活审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而语文生活化教学正是适应了这一理论的需要。
语文教学、生活化教学、两大误区、文学作品、教学生、作文是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作文教学、专家学者、语文学习、语文实践、语文工具、学习空间、学习活动、贴近生活、课程标准、教育资源、教学效率、叶圣陶
G63;G76
2014-03-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