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4-5872-C.2011.06.015
基于教育本源的追问:我们的课为谁而上
@@ 如果一个电影导演假借艺术的名义,通过挥霍投资人的金钱拍出一部迎合评委并冲着奖项而去却不受大众欢迎的影片,那么这是一个视观众为无物且对投资方不负责任的自私导演.如果一支球队以获得晋级利益为出发点而在赛场上公然打假球,那么这支欺骗观众并玷污体育精神的球队理应受到谴责和处罚.一旦导演不是为观众而拍片,球队不是为观众而比赛,显然,电影的魅力和体育的精彩便荡然无存,善良的观众因此而遭受伤害.同理,审视我们的教师和课堂教学,情况究竟又如何呢?
观众、电影导演、体育精神、课堂教学、投资人、投资方、责任、影片、艺术、审视、伤害、评委、拍片、利益、晋级、金钱、教师、假借、打假、处罚
R13;TV2
2011-09-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