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16259/j.cnki.36-1342/s.2015.05.004

森林蓄积构成特征及其海拔梯度差异--江西武夷山黄岗山西北坡

引用
森林蓄积量是反映森林质量高低、物种丰富程度和生态服务功能优劣的重要依据。在江西武夷山自然保护区黄岗山西北坡选择无人为干扰的植被垂直带谱,设置5个海拔梯度(900~2000 m),开展森林蓄积构成特征及其海拔梯度差异分析。结果表明:黄岗山西北坡森林蓄积量达237.1 m3/hm2,不同植被类型构成了不同海拔梯度的林分蓄积。5个海拔梯度森林样带依次代表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针叶林、混交林、矮曲林。不同海拔梯度的林分蓄积量差异显著(P<0.05),并在海拔梯度上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将森林蓄积构成树种按植被类型分常绿和落叶两种,按叶型分针叶和阔叶两种,则发现海拔1700~1800 m以针叶和常绿树种为主,是林分蓄积量最大的分布区。常绿、针叶及阔叶树种的平均蓄积量在海拔梯度上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构成森林蓄积的优势科为松科和壳斗科,两科林分蓄积量占总蓄积量的59.76%。构成森林蓄积的主要树种是针叶树种南方铁杉(Tsuga chinensis var. tchekiangensis)和常绿阔叶树种多脉青冈(Cyclobalanopsis multinervis),大多数优势科及优势种的蓄积量在海拔梯度上呈差异显著性(P<0.05)。 Pearson相关系数显示,蓄积量大小与海拔显著相关(P<0.05)。研究结果表明:黄岗山西北坡森林蓄积以常绿树种为主,但不同海拔森林蓄积的构成及其差异性较大。

森林、蓄积量、海拔梯度、黄岗山、江西武夷山

S718.5(林业基础科学)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2BAC11B02;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研究基金资助。

2015-11-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10-17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南方林业科学

1006-2505

36-1342/S

2015,(5)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