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Ⅱ)配合物的制备、结构多样性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为了构筑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模拟物,采用溶剂热法,以吡啶-3-羧酸-1-氧(HL1)和吡啶-4-羧酸-1-氧(HL2)为有机配体,与一水合醋酸铜[Cu(OAc)2?H2O]金属盐反应合成了 3 种 Cu(Ⅱ)的配合物(CPs):[Cu3(HL1)4(OH)2(H2O)2]n(CP1)、[Cu(HL2)(OH)]n(CP2)和[Cu(HL2)(CH3O)]n(CP3),其中 n 为正整数.通过单晶XRD、FTIR、元素分析、TGA、UV光谱对其进行了结构和性能表征.CP1~3 在相似的溶剂热条件下合成,却分别显示出一维、二维到三维的多维度构型,探讨了配体官能团的相对位置、配体的配位模式和溶剂体系在配合物的结构多样性方面的可能机制.TGA表明,CP1~3可以分别稳定到202、228、250℃,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且CP1~3的维度越高,热稳定性越好.通过氯化硝基四氮唑蓝(NBT)光还原法测试得出,CP1~3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21、0.26、0.62 μmol/L,均具有一定的SOD活性,且CP1~3的维度越低,SOD活性越好.其中,CP1和CP2较低的IC50表明其可作为有潜在应用前景的SOD模拟物.
铜(Ⅱ)配合物、吡啶-3-羧酸-1-氧、吡啶-4-羧酸-1-氧、SOD活性、功能材料
40
O641(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信阳农林学院高水平科研孵化器建设基金资助项目
2023-08-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1749-1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