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12104/j.issn.1674-4748.2021.05.027

静脉留置针针芯刺穿套管的成因分析及对策

引用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穿刺时针芯刺穿套管的成因及对策.方法:采用猪肌肉组织,以不同∠θ(表示套管前端10 mm部分与针芯延长线的夹角)角度(10°、20°)和不同收管(将针芯和套管回归到原始位置)方式模拟留置针收管操作.访谈法回顾调查操作过程中发生套管刺穿的28名护士的动作细节和感受,以及病人的疼痛情况.结果:留置针收管时,∠θ角度20°比10°的套管刺穿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相对于针芯前推,采用套管后拉的收管方式可明显减小套管刺穿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8名护士中,25人(89.29%)采用针芯前推的收管方式,28人(100%)拔针时套管和针芯一同拔出.收管后进针(18人,64.29%)和拔针(17人,60.71%)时护士均感到阻力增大,再进针(19人,67.86%)和拔针(18人,64.29%)时病人的疼痛评分增加.结论:针芯刺穿套管是由于留置针在收管环节,套管因受到人体组织压力形变所致.模拟试验结果表明,∠θ角度和收管方式均可影响套管被刺穿发生率.静脉留置针穿刺时,收管后再进针、拔针阻力增加及病人疼痛加重时应考虑针芯刺穿套管.

静脉留置针、刺穿套管、成因分析、对策

19

2021-03-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668-670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全科护理

1674-4748

14-1349/R

19

2021,19(5)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