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4-4748.2015.35.047
1例 PICC 血栓性堵塞且凝血障碍的危重病人使用尿激酶溶栓的护理
近年来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医疗方面广泛开展,涉及的领域已不再是单纯的肿瘤科、化疗科。因危重病人的特殊性,如病情重、药物多、药物浓度高、输液时间长等特点,PICC 导管穿刺在危重症领域同样大力开展。PICC 导管主要行走路径为经肘前浅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置入,头端达上腔静脉下1/3,PICC 导管虽说是经外周血管置管,但事实上却起到了中央静脉治疗的效果[1]。因此它为需长期输液且外周静脉条件欠佳的危重病人提供了良好的静脉通道,不耽误危重病人的抢救时机的同时,也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因长时间留置 PICC 导管所致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率。尽管如此,PICC 置管后也会发生相关并发症,导管堵塞在所有并发症中发生率最高,可达21.3%[2]。PICC 血栓性堵塞应用尿激酶溶栓的技术已被熟知。尿激酶直接作用于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能催化裂解纤溶酶原或纤溶酶,从而发挥溶栓作用,对新形成的血栓起效快、效果好。但对凝血功能障碍的病人使用尿激酶溶栓则会增加出血的风险,应慎重处理。2015年6月我科1例凝血功能障碍病人术后发生 PICC 血栓性堵管,因情况特殊,应用尿激酶对其进行溶栓,持续监测,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病人未发生出血。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凝血障碍、PICC 血栓性堵塞、尿激酶、溶栓
R473.5(护理学)
2016-01-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3630-3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