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3/j.issn.1672-8742.2015.04.009
西方亲社会行为研究与学校教育
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具有生物固有的规律,也受家庭和环境的影响,通过学校组织有意义的志愿服务活动能得以促进。亲社会行为在儿童和青少年阶段有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长的趋势。学校的日常教学活动对促进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并不明显,一些针对增强学生的亲社会行为而设计的干预活动既耗时效率也不高。不过,一些特殊的教学安排可以提高学生的亲社会行为,比如安排不同年龄的学生在一起学习,使用主动合作的教学方法而不是单纯的讲授教学方法。同时,学校组织长期的有意义的“志愿活动”有利于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公民意识的培养和个人发展。
亲社会行为、教育社会学、认知心理学、学校教育、志愿者活动、服务学习
G646(高等教育)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西部课题“边疆地区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影响因素的系统研究”阶段性成果K3030186
2015-10-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7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