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瘀热”型慢性前列腺炎大鼠模型的两种造模方法比较研究
目的:探索和评价更符合中医“瘀热”病机和症候特点的慢性前列腺炎大鼠模型的造模方法。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角干组、内干组和模拟组,每组10只。角干组于大鼠前列腺背叶注射角叉菜胶,背部皮下注射干酵母混悬液;内干组于大鼠前列腺背叶注射内毒素,背部皮下注射干酵母混悬液;模拟组于同样部位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造模后分别观察各组大鼠体温、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第7日取材观察大鼠前列腺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模拟组比较,角干组和内干组在造模后均出现体温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明显升高(P<0.05)。角干组与内干组之间体温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角干组全血黏度明显高于内干组升高(P<0.05)。角干组大鼠前列腺组织表现为大量炎细胞浸润伴慢性肉芽肿性炎症;内干组见少量炎细胞浸润,间质中散在成纤维细胞;模拟组大鼠前列腺组织中腺腔形态尚规则,未见炎细胞浸润。结论:角叉菜胶联合干酵母混悬液注射所制作的慢性前列腺炎大鼠模型更符合中医“瘀热”病机和临床症候特点,同时简单、便于操作,可用于慢性前列腺炎基础研究、瘀热病机理论及临床药理学研究等。
慢性前列腺炎、瘀热、动物疾病模型、SD大鼠、血液流变学、前列腺、病理学
R697.33(泌尿科学(泌尿生殖系疾病))
江苏省中医药局科技项目立项计划资助课题LZ13017
2015-03-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