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铜绿假单胞菌抗菌活性的检测
目的 探讨铜绿假单胞菌(PA)临床分离株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性与其产AmpCβ内酰胺酶(AmpC酶)的关系.方法 收集并鉴定PA临床分离株,采用头孢西丁敏感试验对产AmpC酶的菌株进行初筛.运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固体培养基连续稀释法检测头孢菌素类与碳素霉烯类抗生素对PA筛选菌株的抗菌活性.采用三维确认试验检测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菌株产生AmpC酶的情况.结果 PA筛选菌株对头孢呋肟钠(CXM)、头孢噻甲羧肟(CAZ)、头孢噻肟钠(CTX)、头孢哌酮钠(CFP)及盐酸头孢吡肟(FEP)的耐药率分别为100%、36.3%、63.6%、54.5%、22.7%;对亚胺培南(IPM)、帕尼培南(ETP)、美罗培南(MEM)的耐药率分别为40.9%、45.0%、18.1%,部分菌株对所有试验用药均耐药.IPM、ETP、MEM对PA筛选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均≥19 μg/ml,且各试药的最低杀菌浓度(MBC)值与MIC值相差较大,约36.0%菌株的MBC是MIC的16~32倍.约22.6%菌株检测出产生AmpC酶.结论 我市医院近半年来收集的PA对第4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FEP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对临床用碳青毒烯类抗生素MEM的敏感性明显高于IPM与ETP,但有较大比例的耐药菌株出现;部分菌株耐药性形成可能与其产生AmpC酶有关系.
铜绿假单胞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36
R978(药品)
贵阳医学院青年教师科研基金K2007-39
2010-03-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