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0253-3685.2006.04.030
脾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临床病理
目的探讨脾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的临床病理特征,组织起源及诊断、鉴别诊断.方法 3例临床上以脾肿大或脾破裂入院患者,应用光镜、免疫组化技术对手术标本进行组织学及免疫表型观察,其中1例送电镜检查.结果巨检:均为巨脾,切面有单个或多个鱼肉状或多彩状结节.镜检:3例均由纤维母细胞样、组织细胞样及单核-多核瘤巨细胞混合组成,伴有炎细胞浸润,有吞噬现象及特征性车辐状结构.免疫表型:Vimentin,α-ACT,CD68均呈阳性反应,CD31,CD34,CK,Des及SMA呈阴性反应.电镜下可见幼稚的纤维母细胞及组织细胞,后者体积大,细胞膜有许多伪足样突起,胞浆宽,有丰富的溶酶体及内质网.结论脾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是少见的脾脏恶性肿瘤,预后很差,根据组织学特点,结合免疫表型诊断,必要时辅以电镜检查可与其它恶性肿瘤区别.
脾脏、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32
R73(肿瘤学)
2006-05-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373-375,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