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0253-3685.2001.12.002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外周血细胞CCR5及CD30的表达
目的为研究细胞趋化因子受体5(CCR5)及细胞分化抗原30(CD30 )作为1类辅助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Th1/Tc1)、2类辅助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Th2/Tc2)表面标志的可行性及辅助性T细胞(Th)/细胞毒性 T细胞亚群(Tc)在病毒性肝炎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对20 例正常人群(NC)及2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MBC)经植物血凝素(PHA)培养前后CCR5、CD30的表达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①培养前,NC与CHB患者PMBC的CCR5及CD30的表达无明显的差别(P>0.05),但两组CCR5的表达均高于CD30(P<0.05) .②培养后,CHB患者CCR5高于NC(P> 0.05),而CD30则低于NC(P<0.05).③培养后,NC的CCR5 表达较培养前明显的减少(P<0.05),而NC及CHB患者的CD30的表达较培养前均明显的增加(P<0.05);培养后,CHB患者CCR5的减少量低于NC,而 CD3 0的增加量少于NC(P<0.05).④培养前CHB患者CCR5/CD30低于NC,而培养后高于 NC(P<0.05),两组培养后CCR5/CD30均明显低于培养前(P< 0.05 ).结论①CCR5及CD30目前可作为Th及Tc细胞亚群相对特异性的细胞表面标志物;②CHB患者体内CCR5及CD30的异常表达或两者表达的失衡即Th/Tc细胞亚群的失衡与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理可能存在一定的关系.
病毒性肝炎/发病机理、细胞因子趋化受体5、细胞分化、抗原30、辅助性及细胞毒性T细胞亚群
27
R511(传染病)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882-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