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0253-3685.2001.03.058
纵隔化学感受器瘤一例
纵隔化学感受器瘤又称副神经节瘤,临床上罕见。我院于1999年3月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性,29岁。右胸钝痛1年。体检无明显阳性体征,血压120/70mmHg(16/10kPa)。胸部X线检查示右心缘旁有一直径9cm肿块影与心缘相叠,侧位片示后纵隔7cm×9cm肿块影,边缘轻度分叶,胸9、10椎体病理性改变,相应椎间孔增大。核磁共振检查示胸9~10平面肿块,其前后径为7.5cm,左右径为5.0cm,上下径为9.8cm,呈不均等中等信号,后缘局部椎体有骨吸收征象。诊断:右后纵隔肿瘤。于1999年3月4日在全麻下行右侧开胸探查术,术中见肿瘤位于右后纵隔脊柱旁沟,其上极与右交感神经相连,大小约10cm×8cm×8cm,瘤体紧贴后胸壁,实体性,质地软,瘤表面密布怒张的小血管,形似血管瘤,12号针头穿刺抽出少量血性液,穿刺点出血活跃。于瘤体外周部一周剪开胸膜沿肿瘤包膜分离,并予止血。自肿瘤上极钝性分离,瘤床出血活跃,予电凝,干纱布压迫止血,血压下降,予快速输血,并强行切除肿瘤,见瘤床有多根小血管出血,予缝扎、电凝,并以热盐水纱布压迫,再以严密电凝止血。术中出血3500ml,术后平稳,患者顺利出院。病理报告:纵隔化学感受器瘤。病理切片示瘤细胞呈腺泡状排列,腺泡周围有少量纤维组织围绕并可见多核巨细胞及毛细血管。
讨论
纵隔化学感受器瘤发病率极低,迄今国内文献报告28例。本病发病年龄在20~60岁之间,以20~40岁居多,亦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女发病率几乎相等。
化学感受器瘤大多来自主动脉体的外膜,故与主动脉关系密切。据Lecompte报道,其好发部位依次为:(1)动脉导管上方;(2)肺动脉主干右缘上方及左冠状动脉起源处;(3)无名动脉根部外侧处;(4)主动脉左侧的前外方。故发生于这些部位的纵隔肿瘤应想到本病。
多数化学感受器瘤患者早期无症状或症状不典型,肿瘤增大对周围组织器官产生压迫时才出现胸
作者单位:223300 淮阴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胸外科闷、咳嗽、咯血、胸痛等症状。姜薇等报告化学感受器瘤偶尔可有多功能活性,其神经分泌产物主要为去甲肾上腺素,临床上出现以高血压、头痛、高代谢为主要表现的典型嗜铬细胞瘤症状。纵隔化学感受器瘤的影像学检查与普通纵隔肿瘤无明显差异。但蒋业平等认为,由于肿瘤靠近主动脉,有传导性搏动,行胸主动脉造影对于术前正确诊断和手术切除可能性的估计很有价值。且造影常有多血管性肿瘤的特征,即:供血动脉增粗,多而扭曲的肿瘤血管及浓密的肿瘤染色,回流的静脉早期充盈。同时,造影还能显示供应肿瘤的主要血管和明确肿块与主动脉关系。张合林等认为纵隔化学感受器瘤的诊断依据为:(1)胸内或纵隔内慢性生长的肿物;(2)不能解释的青年高血压;(3)外伤、手术麻醉期间有不能解释的高血压、心率增快、休克等;(4)药物试验阳性,如高血压注射肾上腺素后血压下降。本病确诊仍需病理检查。
纵隔化学感受器瘤对放、化疗均不敏感,唯一有效方法是手术切除,且应早期进行。肿瘤切除难度较大,除与主动脉、气管、肺等重要脏器粘连外,其血运十分丰富,可源于锁骨下动脉,内乳动脉,左、右冠状动脉,肋间动脉。多数患者术中出血量多,常在1?500ml以上。江德宽报告1例肿瘤与肺及主动脉粘连紧密,术中广泛出血致病人死亡。黄席珍报道1例肿瘤与胸主动脉粘连紧密,分离时大量出血无法切除。Kern等报道发生在主肺动脉窗及房室沟处的化学感受器瘤常需在体外循环下切除。对手术不能切除且无放疗禁忌证者,放疗仍不失为一种治疗手段。
病理检查只作为判断良恶性的参考,必须与临床生物学行为相结合。多数作者认为切除肿瘤预后较好,可长期生存,很少发生局部复发或发生淋巴、血行转移,但亦有远期复发或转移的报道,应密切随访,如发现肿瘤复发或转移可再作手术治疗。
纵隔肿瘤、化学感受器瘤、胸主动脉、手术切除、高血压、血管、术中出血、复发或转移、报告、后纵隔、肿块、症状、血压下降、肾上腺素、纱布压迫、患者、病理检查、临床生物学行为、止血
27
R73(肿瘤学)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