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0253-3685.2001.03.057
艾滋病侵袭性肺曲菌病的CT征象
@@临床资料
例1,男,26岁,黑人。因间断低热3个月,持续高热、咳嗽1周,于2000年6月27日以肺部感染收住入院。体检:T39.9℃,P102次/分,R25次/分,BP118/70?mmHg(1?mmHg=0.133?kPa)。消瘦,慢性病容,双肺呼吸音粗,脾肋下1.5cm,血白细胞9.5×109/L,中性0.74,淋巴0.26,血小板164×109/L,血沉160mm/h。7月2日活动后突发呼吸困难,紫绀,R37次/分。X线胸片可见双肺云雾状模糊影,肺部CT扫描见右肺下叶斑片状磨玻璃状致密影,左肺舌叶小片状致密影并有融合趋势。拟诊为支气管肺炎?经抗感染治疗3天后出现面部及前胸散在皮疹,咽部可见白色分泌物,并出现头痛,反应迟钝,查唾液HIV抗体(ELISA法,美国试剂盒)阳性,诊断为AIDS合并IPA,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脑病?7月13日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尸体解剖证实为AIDS合并IPA。
例2,女,31岁,黑人。自2000年3月咳嗽,乏力,发热,喘息,应用红霉素治疗后体温时高时低,偶有呼吸困难,因持续发热1周,于4月16日以左上肺炎收入院。体检:T38.8℃,P86次/分,R24次/分,BP105/68?mmHg。双肺呼吸音粗,前胸有皮疹,血白细胞4.7×109/L,血沉75?mm/h。X线胸片示左上叶致密影,CT见左肺上叶肿块样软组织块影,直径4.0?cm,周围见典型“晕轮征”,查唾液HIV抗体阳性,并经蛋白印通法(WB法)确认阳性。诊断为艾滋病合并肺感染。4周后复查CT,肿块内见空洞形成。两个月后死亡,尸检证实为AIDS合并IPA。
例3,男,22岁,印度人。间断发热,头痛,咳嗽,乏力,腹泻2年,期间自服药物,症状时好时坏。2000年1月3日WB法检测血清HIV抗体阳性,诊断为艾滋病。5月26日因持续高热,喘息,咳嗽,痰中带血,嗜睡以AIDS合并肺部感染收入院。体检T41.5℃,P104次/分,R29次/分,BP120/75mmHg。恶液质,巩膜皮肤黄染,颈部及右锁骨上触及1.5cm×1.0cm大小淋巴结3~5个,质中,双肺闻及湿性NFDA3音,肝肋下1.5cm,脾肋下2.5cm,血白细胞6.5×109/L,血沉55mm/h。X线胸片示双下肺野斑片状模糊影,左肺见一6.5cm团块影。CT示:左肺上叶6.2cm致密块影,周围见典型“晕轮征”,并见左肺多发小结节致密影。诊断为AIDS合并IPA,肝硬化,腹水。半个月后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病理检查证实为AIDS合并IPA。
讨论
IPA是曲菌侵袭破坏肺小血管或细支气管而引起的肺部病变,其导致或加速患者死亡,死亡率高达56%~76%,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X线平片表现多种多样,无特异性。近来研究表明,CT扫描不仅能非创伤性地评价IPA感染的范围,发现X线平片不能发现的隐匿的小结节病变及早期空洞,而且认为“晕轮征”在IPA的早期CT诊断中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晕轮征”在CT图像上表现为肿块周边密度略低于肿块密度,而且又明显高于肺实质密度。其病理基础是肺曲菌破坏肺部小血管,导致肺实质出血性坏死,早期病灶中心坏死,结节被出血区围绕,后者在CT图像上表现为“晕轮征”。本组2例肿块样病变早期CT均见此征象。“晕轮征”是IPA的重要早期CT征象,尽管最后确诊有赖于病理检查,但艾滋病患者,CT见“晕轮征”时,强烈提示IPA的早期诊断。然而念珠菌感染、巨细胞病毒、Kaposi肉瘤等艾滋病人易并发的肺部机会性感染也可见类似的“晕轮征”,须密切结合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等进行鉴别。
IPA的CT征象还有多发结节及炎症样病变,本组1例表现为多发结节状阴影,边缘模糊。CT征象无特异性,常易误诊为转移病变。2例CT表现为斑片状,磨玻璃样致密影,以肺外周围分布为主,其CT征象无特异性,支气管肺炎、病毒、分枝杆菌感染等均可有类似表现。如若艾滋病患者肺部出现结节或炎症样病变,一般抗生素治疗无效,痰液又发现曲菌时,应高度怀疑IPA,真菌培养也是诊断本病的有效方法之一,有利于确定治疗方案。
IPA晚期CT征象主要有:肿块内有空洞形成,文献报道IPA晚期,局部缺血坏死,坏死组织溶解进而排出体外形成空洞。
艾滋病、侵袭性、早期诊断、感染、肺部、肿块、致密、血白细胞、特异性、结节、病变、治疗、支气管肺炎、呼吸、抗体阳性、死亡、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片状、空洞、咳嗽
27
R511(传染病)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