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9-8860.2012.02.004
论佛教在西方200年的形象变化
在过去的200年间,佛教在西方的形象,前后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佛教徒已从最初的异教徒,转而成为犹太-基督教传统的对话者;西方学者原先常把印度佛教、巴利佛教看成“纯粹佛教”,而把汉藏佛教当作印度佛教的附庸,甚至是堕落的表现形式,现在,这种“退化史观”得到了彻底的清算;佛教在19世纪被普遍当作一种“虚无主义”,但到20世纪下半叶,竟成了疗治西方社会现代性危机的思想资源.所有这些变化,正在催生欧美国家的“新佛教”:注重禅修、强调参与、倡导宗教对话.
佛教形象、异教徒、宗教对话、参与佛教
B948(佛教)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欧美佛学思想研究"09YJA730002
2012-05-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2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