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9-8860.2008.04.017
中国宪法学如何超越"明希豪森困境"?
@@ 当代德国法哲学家汉斯·阿尔伯特认为,任何科学的命题都可能会遇到"为什么"的无穷追问,直至无穷地递归,或者在相互支持的论点之间循环论证,或者以某个"教义"或者"信条"终结追问.阿尔伯特将之概括为"明希豪森困境".[1](PP1-2)其实,自近代以来的法学学科,不论是以解释方法为"安身立命之本"的法解释学,还是以"良法"为目标的立法科学,都未能超脱于"明希豪森困境"之外.兹以宪法学为例予以说明.
中国、宪法学、循环论证、立法科学、困境、解释方法、法学学科、法解释学、哲学家、支持、目标、命题、近代、教义、汉斯、递归、德国
D923.3(中国法律)
2008-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9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