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789/j.cnki.wwe1964.2022.03.22.0003
污水处理厂预处理单元跌水复氧问题识别及控制技术研究
选取太湖流域3座GB 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开展预处理单元跌水复氧问题研究.监测结果表明,每次跌水后通常形成3 mg/L以上的溶解氧增量,跌水所形成的溶解氧在后续输水管道、渠道或池体内消耗相应的有机物.预处理单元多次跌水复氧和耗氧将导致形成5~10 mg/L,甚至更高的碳源损失,对脱氮除磷造成不利影响.工程测试结果表明,跌水复氧主要发生于污水跌落瞬间,复氧量与跌水区封闭状况、渠型结构和跌水口类型等因素有关,与跌水高度的相关性不显著,跌水过程复氧量可忽略.结合跌水区域的特征,提出了跌水区域加盖封闭抑制空气流通的工程措施,并选择太湖流域某污水处理厂进行了工程试验,结果表明,加盖封闭后,跌水区域水中溶解氧由3.5~4.5 mg/L稳步下降至1~1.5 mg/L,控制效果显著.
城镇污水处理厂、预处理单元、跌落瞬间复氧、碳源消耗、复氧控制
48
TU992(地下建筑)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2021-K-116
2022-11-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7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