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789/j.cnki.wwe1964.2022.04.28.0003
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污染物负荷变化规律系统性分析
对QH2再生水厂旱季(汛前4月、汛后11月)与雨季(主汛期7月)进水污染物负荷变化规律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QH2进水污染物负荷受源头用水特性、管网运维状态,以及水厂抽升策略的综合影响.旱季QH2栅前液位与居民用水量均呈双峰分布,且峰值间隔时长接近.管网对上游来水的生物缓冲、稀释缓冲、容积缓冲效应,随旱季低液位抽升与汛期大水量冲刷而发生变化.旱季进水耗氧污染物负荷(OCPL)略高,汛前、汛后生物池单位容积需氧量为22.36、21.41 g/(m3·h).且低液位抽升易导致管网沉积物中颗粒态COD、TP的混入.虽监测到污染物浓度升高的初雨效应,但雨季进水OCPL略低,主汛期生物池单位容积需氧量为20.58 g/(m3·h).旱季、雨季非降雨日,早间时段进水OCPL与需氧量约为其他时段的1/2.不考虑雨水稀释作用,进水氨氮浓度全年保持稳定,Anammox对泥区回流液的处理,有效降低了生物系统氨氮负荷.
再生水厂、污染物负荷、排水管网、低液位抽升、需氧量
48
TU992(地下建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0406300
2022-11-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6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