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4-0005.2014.02.012
徐滨士:中国表面工程学科和再制造工程学科的开创者
“他是推动中国再制造工程快速发展,并把表面工程引入到再制造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再制造工程的旗手,他是中国再制造工程之父……”这是多年来人们对徐滨士院士由衷的称赞。<br> 徐滨士院士与“表面”打了近60年的交道,无论是20世纪50-70年代推动维修工程,还是20世纪80-90年代发展表面工程,抑或是进入新世纪后倡导再制造工程,他所关注的“表面”,就是将那些武器装备中损坏的零件表面完好如新地修复并使零件获得再生的一项项先进的表面修复强化技术。<br> 这些发端于军用装备维修工程的先进技术,对于工程机械的维修和再制造同样是影响巨大的。我刊曾多次拜访徐滨士院士并当面聆听先生对于发展中国特色再制造技术的精彩见解。2011年第6期杂志上还刊登了我杂志社长周贤彪等对徐滨士院士所作的专访。<br> 今年是徐滨士院士参军从事教学科研六十周年,本刊“人物”专栏拟对徐滨士院士再做一个人物专访,但在前期的资料准备中,发现装甲兵工程学院原院长刘世参少将在《徐滨士院士教学、科研文选》中所写的编后感已经恰如其分地表达了我们所要采写的内容,在这里我们将该文做少量的编辑整理,予以发表,作为庆贺徐滨士院士从教60周年的纪念文章,也谢谢刘将军的配合及生动翔实、栩栩如生的描述。
中国特色、表面工程、工程学科、再制造工程、Re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院士、维修工程、再制造技术、资料准备、人物专访、武器装备、强化技术、六十周年、零件表面、教学科研、军用装备、纪念文章、工程机械、表面修复、装甲兵
D61;TU3
2014-04-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5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