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自组网移动模型综述
车载自组网已经在学术界和工业界受到广泛重视,新型应用和协议在实际工况条件下的测试需要很多人力和物力,并且不易控制,因此通常采用软件模拟方式进行实验验证.准确的移动模型是提高车载自组网模拟结果置信度的关键技术之一.文中从对交通特征的刻画粒度、移动模型的依赖与限制条件和移动模型的建立方法3个方面对已有的移动模型进行综合分析,提出若干面向宏观行为的统计特征量,并选取典型移动模型对其设计原理、微观特征和宏观特征等进行详细对比分析.微观方面,分析了各移动模型车辆的单次移动时间、单次移动距离、单次暂停时间和单次连接时间等特征量,结果发现不同模型在上述特征量的补累积分布下具有相似特征,而对应特征量的概率分布则具有一定差别.宏观方面,分析了各移动模型单个车辆的平均速度、总移动距离、总移动时间、平均邻居数量和平均加速度等特征量,结果表明不同模型在上述特征量的补累积分布下也体现出近似的相变行为,但各自的相变点不同,各模型对应特征量的概率分布具有明显的泊松分布特征,但均值差异较大.另外,也分析了各移动模型所有车辆的瞬时平均速度、瞬时移动距离、瞬时移动车辆数目、瞬时平均邻居节点数和瞬时平均加速度等特征量,结果表明各移动模型瞬时特性曲线的抖动强度和抖动趋势均不同,各模型特征量的平均值对车辆数量变化的敏感度也不尽相同.
车载自组网、移动模型、交通模拟、性能分析
36
TP393(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973136,61073164,51175215,61202472;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120061120060;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1M500614;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重点项目20120301;吉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1103136;吉林大学符号计算与知识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93K172012K05;汽车仿真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120108
2013-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4页
677-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