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236/j.cnki.jshe.2021.10.005
我国高校分类管理政策的演变历程、多重逻辑及优化路径——审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十年
普及化时代的高等教育,高校分类已然成为构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的关键一环,基于中国通过政策性机制以达成高校分类管理目标的现实国情,审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十年,发现高校分类管理政策经历了对该纲要的对接、落实、再创新三个阶段,该项政策在纵向、横向的政府机构间传播,实现了空间维度的政策扩散.政策的旨归在于引导高校特色办学,重点则是分类评价高校.在政策演变的过程中,受到政策制定者的行动逻辑、政策领域制度的叠加逻辑、政策外部环境的适应逻辑的多重作用.未来高校分类管理政策的优化路径有三:理清政策参与者的角色定位,发挥有效市场的作用,调动主体的改革积极性;打造整体联动式的"央、地、校"关系网络,提高政策的治理协同度;推进政策绩效评价中统一性与差异性的结合,增强政策的环境适应性.
高校分类管理;央地关系;政策演变;多重逻辑
G647(高等教育)
2019年度教育部教育综合改革课题研究项目;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理念、标准、机制与方法"
2021-11-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3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