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236/j.cnki.jshe.2019.10.018
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范式及提升策略
思想政治教育是主体通过介体见之于客体的社会活动,其效果衡量在于教育主体与接受主体通过交流缩小体验鸿沟达到“视野融合”的程度.接受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求主动适应接受介体“界面交互”的网络文化特性,强化接受主体“现实的个人”的“审美经验”,综合双主体“期待视野”预设“第一文本”的“召唤结构”,激发接受主体在具体化中创生“第二文本”,在“卷入-跳出”的多次交互中认识现实世界、建构意义体系、钩织历史之网,在适应超越教育主体社会规范要求和接受主体个体选择张力平衡中达到“新视界”.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范式、视野融合
G641(高等教育)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碎片化传播生态下高校思想政治话语转换与重塑研究”17JDSZ102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研究”17JD710093
2019-11-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10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