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236/j.cnki.jshe.2019.07.004
大学通识课程体系范式变革:从学科逻辑向生活实践逻辑的转换
在当代哲学已从“科学理性主义”向“生活实践世界”转向背景下,基于“理性主义-学科逻辑”建构的、以哈佛大学为代表的西方主流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面临从理论到现实的诸多问题与困境.基于“生活世界-实践逻辑”建构的通识教育“四元四维”课程体系,从哲学基础、建构逻辑、要素结构、宗旨目的等诸多方面对西方经典“核心课程”体系进行了全面解构和重构,是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范式变革.“四元”指人的生存发展的四个主要领域或场域,即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和学会研究;“四维”指人的精神发展的四个维度或层次,即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论和价值论.“四元”与“四维”之间有着深刻内涵与严密逻辑关联,即:学会做人-追求完美-价值论,学会做事-追求仁义-实践论,学会学习-追求至善-认识论,学会研究-追求真理-本体论,从而形成“四元四维”课程体系的“空间结构圆锥模型”和“逻辑结构矩阵模型”.“四元四维”课程体系,以“形而中”的人的生活世界为中介将“形而下”的物质生产的“科学世界”与“形而上”的人的精神发展的“理念世界”结合、贯通、统一起来,其最终目的、旨归与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想及“人的自由解放”的社会理想相契合.
本科教育、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生活世界、四元四维
G642(高等教育)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7年度规划基金项目“‘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大学核心竞争力中介平台论研究”17YJA880007
2019-08-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2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