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3-8418.2005.01.028
"道德银行"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之探讨
道德教育缺乏实效性,是目前高校道德教育改革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突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建立适应新形势需要的高校道德教育新模式.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创办的"道德银行",为高校道德教育找到了全新的载体,是高校创新道德教育模式的一次积极尝试.本文在"道德银行"取得初步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入阐述了创办"道德银行"深刻的理论依据与丰富的理论意义,并对高校深入开展"道德银行"的实践进行了若干思考,提出了努力方向.
道德银行、道德教育、大学生、创新
G641(高等教育)
2006-07-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