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期货市场的有效性:过度反应和国内外市场关联的视角
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和经济发展对于外部资源的依赖程度加深,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成为中国经济生活中不可回避的元素.作为一个后起的市场,中国期货市场与作为国际定价中心的国际市场并存.因此,中国期货市场的有效性研究除了关注本市场的价格波动动因外还必须考察本国市场价格话语权的强弱.本文从过度反应的角度对中国期货市场五个主力品种(沪铜、沪铝、沪胶、连豆和郑麦)进行了实证研究,以ARMA-GARCH模型拟合正常的价格变动来确定事件,其实证结果表明目前中国期货市场的交易活跃和价格波动从市场有效性的角度来看主要体现了信息对于市场价格的冲击,并没有出现系统性的价格对于信息的过度反应.我们利用Johansen协整检验和VAR框架下方差分解对国内外市场的关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对于国内市场价格变动的影响明显弱于国内市场自身的波动.因此,从过度反应和国内外市场关联的角度来看,中国期货市场是有效的.
过度反应、ARMA-GARCH模型、国内外市场关联、方差分解
F830.9(金融、银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331001
2008-05-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4页
4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