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与中国金融业的发展高级研讨会”综述
加入WTO给中国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契机,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给我国金融业带来的好处是潜在的,不会自动实现。我国可能要付出制度成本和经济成本。中国金融业要解决独立自主、协调对内对外开放的关系、国内金融机构之间的相互协调等问题,要打通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本币市场和外币市场之间的三个通道。面对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国际趋势、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以市场约束为基础的监管理念,中国金融监管的模式、具体措施、核心都将发生变化。商品和服务市场的开放、资本市场的最终开放和人民币的完全自由兑换,我国的货币政策也将作出相应调整。为更好地迎接挑战,要从国有银行改革、利率和汇率市场化、信息披露制度等方面加强金融制度建设,我国金融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也要适应新的形势。加入WTO还要求我们淡化“民族金融”的观念,强化“开放金融”观。
中国、金融业混业经营、资本市场、信息披露制度、完全自由兑换、人才培养模式、对内对外开放、汇率市场化、制度建设、制度成本、银行改革、信息技术、协调、投资银行、市场约束、商业银行、经济成本、金融教育、金融监管、金融机构
F83;F8
2007-07-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3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