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1-1633.2017.03.024
外泌体microRNAs在恶性血液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外泌体(exosome)是一类脂质双分子层结构的封闭性膜性囊泡,直径约为30~150 nm[1],外泌体的形成最初是由于细胞内吞,细胞膜内化产生核内体,随后在核内体膜的入鞘部分形成许多小囊泡,这样的核内体称之为多泡体,最后多泡体与细胞膜融合,并释放核内体小囊泡到细胞外间隙成为外泌体[2-3].外泌体最早是在1983年由Pan和Johnstone发现[4],由细胞主动分泌、释放.研究至今,已发现淋巴细胞、血小板、内皮细胞、肥大细胞、神经细胞、树突状细胞、心肌细胞、间充质干细胞、成纤维细胞、星形胶质细胞、肿瘤细胞等多种类型的细胞都可以产生外泌体,其广泛存在于体液循环之中,如外周血(血浆/血清)、尿液、脑脊液、唾液、痰液、精液、乳汁、羊水、腹水、支气管肺泡灌洗液、阴道灌洗液等.
外泌体、星形胶质细胞、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膜、囊泡、阴道灌洗液、树突状细胞、分子层结构、充质干细胞、成纤维细胞、肿瘤细胞、心肌细胞、体液循环、神经细胞、内皮细胞、淋巴细胞、肥大细胞、血小板、细胞内、外周血
40
R39;R56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015JJ4034
2017-07-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334-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