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齐下开展解剖学第二课堂教学
医学生是否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是衡量高等医学院校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重要标志.人体解剖学是医学教育中重要的基础学科,其课程特点是专业名词多、实践性和操作性强,与其他医学课程关系密切.开展解剖第二课堂活动,能充分发挥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既提高了实践能力,巩固理论知识,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自学观察能力和科研素质,为其他相关学科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1-3].我校人体解剖学教学分为系统解剖学(简称系解)和局部解剖学(简称局解)两门课程,系解是医学生入校后第一学年上半学期首先接触的基础医学课程,而局解是医学生在第二学年下半学期学习的临床桥梁课程.在系、局解教学中,我们注重激发学生学习解剖学的兴趣,许多学有余力的学员积极参加解剖学第二课堂活动.“十一五”期间,我室在校、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在第二课堂教学活动方面进行了广泛地探索,主要开展了以下活动.
多管齐下、人体解剖学教学、医学生、基础医学课程、课堂活动、学生学习、实践能力、课堂教学活动、主观能动性、系统解剖学、专业名词、主管部门、重要标志、院校培养、医学人才、医学教育、学科、素质、思维能力、理论知识
35
G4 ;G64
2012-12-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397-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