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463/j.cnki.jlzyy.2021.02.031
白鲜皮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讨
通过搜集古医书及现代医家临证经验,总结出白鲜皮具有以下特点:临床汤剂用量多为5~30 g,常用量为5~10 g,丸、散剂用量为0.508~7.080 g,外用剂量为15~100 g.结合病种、证型、症状选择其最佳剂量,如清热燥湿止痒治疗皮肤科疾病(湿疹、荨麻疹等),汤剂为10~30 g,散剂为0.508~7.080 g,外用为15~100 g;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治疗免疫相关疾病(过敏性紫癜、紫癜性肾炎),用量为5~15 g;祛风燥湿治疗带下病,为15 g;清热燥湿,祛风解毒治疗肝炎,为10 g.为发挥其最佳功效,常根据疾病、证型及症状,配伍相应中药,如清热燥湿止痒常配伍徐长卿、地肤子、苦参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常配伍徐长卿、玄参、连翘等;祛风燥湿常配伍白芷、蛇床子;清热燥湿,祛风解毒常配伍茵陈蒿.
白鲜皮、量效关系、临床应用、配伍
41
R249(中医临床学)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2021-03-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252-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