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463/j.cnki.jlzyy.2019.07.031
"通补法"针灸论治"虚不受补"
粟胜勇教授认为,虚不受补之证主要责之于经络不通,包括因虚致经络不通、因"邪气凑"致经络不通、因补益不当加重经络不通,故临床实践中强调应先调气活血祛瘀以通经络,然后补益.临床中辨证选取具有调气活血作用的腧穴,灵活使用电针疗法、刺络拔罐疗法等先调气活血通络,然后采用艾条灸联合艾炷灸以补虚,治疗过程中注重以神调气、调补脾肾等.
虚不受补、通补法、调气通络、以神调气、调补脾肾
39
R246.1(中医临床学)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81460745;全国中医优秀人才研修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发〔2017〕24 号;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8GXNSFAA281111;广西自然基金项目2017GXNSFAA198328;广西自然基金项目2013GXNSFAAO 19353;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重 2012050;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专项课题GZPT1217;广西中医药大学重大课题ZDA2012007;广西中医药大学科研项目2018XK075
2019-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953-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