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463/j.cnki.jlzyy.2017.01.029
“合治内府”的理论依据与临床应用
“合治内府”理论最早见于《黄帝内经》,是针灸治疗内腑病证的重要用穴方案.应用此理论治疗相应腑病是临床实践中最直观的认识.大量的文献从经脉循行特点、脏腑理论、标本根结等方面对“合治内府”进行了理论性探索.脏腑生理功能、经脉循行、标本根结理论以及大量现代研究为“六腑有疾,取之于下合穴”提供了依据;在现代治疗六腑疾病的临床应用中,下合穴常与募穴、背俞穴配合使用,治疗方式常为手针及针药配合.下合穴与六腑之间的相关性有合理的理论依据.应用“合治内府”理论进行穴位配伍也大量地出现在临床实践中,现代医学也从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方面,探讨其可能存在的特异性物质基础和机制.
合治内腑、理论依据、临床应用
37
R245(中医临床学)
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81473602;教育部优秀博士论文作者专项基金2014084;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5QNJJ0008
2017-03-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