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基础研究与企业创新
以高等院校为主要载体的基础研究,愈发成为决定一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基础性力量.基于DID和2SLS的识别策略表明,中国高校基础研究推动政策未能有效促进地区内微观企业创新投入,揭示了中国当前高校基础研究对企业创新活动可能存在"脱节"效应的重大现象.后续的各项稳健性检验结果,均支持中国情景下高校基础研究对微观企业创新活动"脱节"效应理论假说.进一步的机制分析发现,高校基础研究促进政策,既未对企业创新外包活动产生正向促进效应,也未对企业创新人员的人才结构、工资结构和工资水平产生稳定的正向促进效应.由此证明,中国高校基础研究可能并未通过"知识池"和"人才池"渠道,对地区内微观企业创新活动产生相应的正向溢出效应.本文还提供了高校基础研究对中国经济增长并未提供有效支撑力量的重要事实,深刻揭示了中国情景下高校基础研究与经济增长之间"脱节"效应.本文一系列的经验分析发现,可为中国如何促进高校基础研究能力提升以及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夯实经济增长基础,提供重要的政策参考依据.
中国高校基础研究、企业创新、脱节效应、知识池效应、人才池效应
57
F273.1;F832.51;F061.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1ZDA022
2023-04-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9页
12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