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治方式转变与经济发展——基于清代西南地区“改土归流”历史经验的考察
本文以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管治方式演变为例,考察了清代“改土归流”政策对当地经济发展的短期与长期影响.研究发现:清代在西南边疆地区实施的“改土归流”政策对当地经济发展具有显著影响.“改土归流”后改流地区比未改流土司地区拥有更高的人口密度和人力资本积累.而且该影响直到现在依然存在,其中改流时间越长的地区拥有更高的人口密度、农村人均纯收入,以及较低的婴儿死亡率.此外,本文发现改流后流官体制对人口流动和公共物品的提供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不仅丰富了相关民族国家边疆管治的历史经验和实证证据,也为理解我国边疆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提出了新的方向.
边疆治理、改土归流、经济发展
51
F127;F326.3;F061.2
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上海财经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
2016-10-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173-188